逯薇老师分享会
8月25日,由全联房地产商会主办,全联房产商会全装修产业分会承办的2018第二届全装修产业领袖峰会暨住宅精装内装工业化国际论坛于杭州良渚举办。
峰会以“新标准、新挑战、新价值、新模式”多角度分享激辩,通过分享实践经验和思想上的碰撞,探索精 装修万亿级风口下的产业升级发展之路,推动全国全装修/精装修产业链健康高效发展。
----------------------------------------------------------------------------------------------------------------------------------------------
逯薇,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14年来专注于住宅设计,参与过20万套以上住宅设计。
2017年5月,创立自己的个人工作室“家的容器”,为人们提供小家的解决方案。
公众号成立以来,家的容器篇篇10w+推文的背后,是人们对舒适的向往,对美好家的憧憬。
2018年8月24日,宅精装产业化资深专家,同时也是畅销书《小家,越住越大》的作者——逯薇在第二届全装修领袖峰会现场分享了她的住宅设计之道。
见薇知住 逯薇老师大咖有约
我今天要分享的题目是见薇知住,从见微知著而来,本身逯薇是一个小角色,做的只是一点点小小的事情,个人认为虽然我做的事情很小,但是在我这片小小的镜子里面能折射出很多有趣的东西,就算是再碎片的一片镜子也能折射出外部很大的天空,所以在逯薇的小分享里面大家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线索,找到自己想听的东西,看到更大的世界以及未来行业发展的可能性。
我以前是住宅设计师,从2003年做到2017年,这10几年也算是做了不少的住宅,设计了包括精装修产品在内的很多的房屋产品,现在我自称叫住商传播者,很多人听了这个,被人念出来说下面我们有请住商传播者逯薇上台,到底是来说什么的?是卖房子的吗?不是,是住商,理解的成本虽然高了一点,但是我更愿意用这个title。
虽然我做了10几年的住宅,逯薇被这个行业所知是因为这两本书,我写了一段时间的公号,出了书,慢慢变成网红了,人到中年稍微有一点油腻的时候这也是很有趣的转折。
这几年的转变,更多是源于我在过去工作中间的一个习惯,因为我自己设计了很多的住宅,以前做大区副总设计师的时候责任很重,重到我这边出一张图,出套平面方案或者是什么,那边1万套就下去了,最夸张的有一个户型曾经用过10万套,因为责任很重,所以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入户回访,我去过别人家是非常多的。
我们访谈过很多一模一样的精装修户型,每推开一扇门都能看到不同的世界。和住房标准完全没有关系。比如说有人买了尺度明显不对的沙发,把去阳台的路堵的死死的,有人储物空间严重不足,有人买了收纳柜还要储物箱。有人收纳食物的地方居然还放一大包卷筒纸,我们发现居住者在住这件事上面对的困难和能解决的可能性相差很远,困难很大,解决的方法很少。
我思考件事的时候我觉得特别的困惑,我当时自己是一个住宅设计师,尽管我们已经比较领先于行业,开始提供全装修住宅了。
我认为“房子加上人的住商才等于家”,人是不一样的,人会在什么情况下影响这套房子,人会在多大程度上修改这套房子?
人会在那么漫长的居住当中跟这个房子保持什么样的互动和关联呢?这些都不是单纯以人能评判的,我创造了一个新的概念——住商,住商是什么概念?
就是你把房子住成家的能力。给你一套房子你要把他住成自己的家,并不是搬进一套房子就成为自己的家了,房子从资产的价值而言都很昂贵,中国人过去几十年居住品质一直很低,不曾有人教过我们任何住,而到了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聊聊如何才能把房子住成家。
大部分人买了一套房,或者准备装修,对于对岸那个画面都会非常向往,他会上网看看图片,翻很多装修书,去开发商的样板间寻找灵感,要么是毛坯房要装修,要么是精装房要装满,怎么才能去对过呢?
当我翻开时尚家居杂志的时候这张图会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刺激我对居住的想象,我觉得太美了,这么高的颜值,我也很想要,但是如何把我的家变成这样子呢?
我们首先关注居住者的实用性,那么请问什么是实用呢?
我理解的实用就是收纳+功能。那么如何把自己的家变得一直那么漂亮呢?
首先是颜值,但是一直只是好看是没有用的,要有东西支持他。首先是收纳,第二个就是功能,这是一个家,他是样板间的话,有颜值、有收纳、有功能就是很好的样板间了,但是逯薇研究的东西不是房子,而是家!对于家而言,到底用什么东西跟空荡荡的房子区分开来了呢?填在中间的东西就是爱!
虽然听上去很奇怪,为什么这么一个严肃的场合有人跳出来说我现在给大家讲讲爱?但是住就是这么回事。我设计了那么多空荡荡的房子,我设计过许许多多的住宅,但是当我真正踏入里面装着一家人的家的时候,那个容器里面是有爱的,住宅和其他很多建筑形式是不一样的,他要有爱。爱是基本的属性。
这4个三角形组成了一个大的三角型,包含了4个元素,下层的收纳+功能,上层的颜值或者是美,中间的就是很虚但是非常重要的爱!
这个大三角型就是逯薇的住商模型,相信这个东西和大家很严肃的评审过东西,这个评价标准,什么是全装修住宅有很大不同,我没有提性能和施工是为什么?因为不是从建造者的角度看房子,而是居住者的角度去看家,两者是有很大不一样的。绝大部分的居住者没有能力影响施工标准和性能,但是你住进去会发现跟你关系最大的就是这4个标准。
前段时间我新开了一个栏目叫逯薇来我家。
我去了一个朋友的家里,我惊讶的发现,他右上角是传统的客厅,下面是餐厅,电视柜。然后我的朋友在餐厅放了一张小小的沙发,然后放了一张大长桌。然后空间变成了环岛一样的,非常流畅的,全家人都围绕长桌生活的画面,我给他一个名字叫环保客厅,这张长桌上有很多场景发生,先生和太太面对面的交流,小孩练书法,他们更少看电视,更多看书,以及过去不曾有过的家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
这个案例也有10万+了,但是跟阅读量没有关系的是那天我们在后台收到了几千条的留言,都说太好了!
我也要这样的客厅,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个案能够如此广泛的受欢迎!他给我们展现了中国人起居生活的更多可能,现在是2018年,距离98年过去了20多年,当时我们是沙发这件事,现在是不是依然还是沙发这件事呢?电视机被完全改变了,我们对于沙发的依赖度完全不一样了。至少这个环保客厅给我们呈现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的两本书,最骄傲的不是卖了多少册,而是有小孩子在读,老人在读,这才是让我最骄傲的,被称为国民住商启蒙书,这代中国人一定会完成在住方面的提升。
我们不会再像30、40年前混混沌沌,甚至是公共的卫生间,公共厨房,中国人在宅这件事上的条件已经很好了,这代人要完成的是对于住的提升。
我的这本书卖了很多国家的版权,很不可意思,8个国家的版权,甚至卖到了瑞典的版权,瑞典是全世界住商最高的地区。这可能是生活家居品类里面第一本能如此广泛输出海外的书。我也很惊讶,比如说罗马尼亚的版权,我不知道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但是这本书能够走出中国,走向更大的世界,是因为我觉得对于当下而言,这代中国人的高住商时代真正到来了。
这代中国人在住这件事比我们在宅这件事上得到的更多,希望和今天在座的各位专家共勉,希望我们共建这个高住商的时代,谢谢大家!